咨询热线:021-80312898

从“看天吃饭”走向“知天而作”,农业生产正在发生全方位改变

发布时间:2021-08-24 作者: 来源: PIS中国国际精准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走过自给自足、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时代,机械化生产+金融保驾护航的商品经济时代,如今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逐步迈向“知天而作”的时代。


农业历来是“看天吃饭”的行业,而科技的加入能帮助农业生产者及时且准确地感知环境的变化,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事操作,实现“知天而作”。


所谓“知天而作”,不仅仅局限在知天,它包含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种要素与环节:知天、知地、知作物……


新闻1.jpeg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基础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作物的生产自动化管理;同时,利用大数据,对传感器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更大空间范围实现农作物规划、管理、精准投放等。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让智慧农业从终端硬件到平台应用及云端数据,助力农业实现精准种养、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可视管理、数字农业。



知天

知天是知气候也是知天气,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气象资源,而天气则是具体的某一时间的气象状态。

气候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气候要素包括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农作物的生长分布、农产品的质量甚至于农业的发展远景。


一个区域能不能种植某些作物,适合种植什么品类的作物是要根据这一地区长期的气候情况来决定的。而这种长期的气候条件还包括灾害发生频率、发生强度等信息,这往往是被农业生产决策所忽视的。比如如要引进果树就一定要对多年的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记录有所了解,否则可能某一年灾害的集中发生便会引得血本无归。


新闻2.jpeg


天气变化也是农业生产中极不可控的一个因素。未来天气的变化让农业生产充满了不确定性,农业气象预报所要实现的,就是帮助农业生产者准确地预知天气并将它切实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


天气不但影响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作业效率,还与农业病虫害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度,这也是过去老百姓常说的靠天吃饭。现在的气象服务做到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降水等基础数据适时传输,气象趋势推测更加智能、精准、科学,可以为农事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种提前预警,将事后补救前移到事前预防,有效地避免了因天气因素给种植户带来的损失。结合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标准化数据,电脑可以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预报的术语转化为指导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活动的信息,什么时候宜灌溉、什么时候宜施肥。


知地

作物生长除了受到天上气候条件的影响,也离不开脚下的土壤环境。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都影响着作物的生长。


在传统的农事活动中,农民施肥种地靠经验,但由于不了解土壤的情况,无法判断作物生长不佳的原因,往往导致施肥效果不尽人意。


新闻3.jpeg


物联网设备与大数据的加入为农业生产者解决了这一问题。将用于收集土壤信息的仪器插入土壤中进行信息的收集,进而将土壤中各项指数与作物生长所需的指数做比较,生产者便可轻松得知作物当前是缺肥还是缺水,该施多少肥,该浇多少水。


除此之外,生产者也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在适宜的土地上种植合适的作物,以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

知作物

农作物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产物。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知作物”包括实现知晓作物种类;知晓作物长势;知晓作物病害信息;知晓作物物候进度;预估作物产量等。


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采集作物信息,时时掌握农作物生长动态。传感器在农业生产中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施肥、喷药、灌溉等环节,都需要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通过对所种植产品的土壤、害虫、湿度等的数据来判断何时施肥、何时喷药、何时灌溉以及所需份量,从而避免传统经验式管理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农业物联网系统还可以进行临界条件的提示和提醒。传感器所收集的信息,如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接近或超出了作物最佳生长值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提醒种植者,种植者可以根据提醒及时采取相应行动,保障作物生长环境的最优。


通过传感器所传输的数据,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作物的信息,对农作物进行远程管理,同时请专家或通过专家系统对作物的病虫害、长势等进行科学诊断与决策。


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给农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农作物一方面长得快,长得好,同时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大国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生产力落后等原因,中国农业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新闻4.jpeg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政府的重视以及发展需要,中国农业已经开启了大变革的时代。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AI等技术纷纷加入农业生产,在科技的加持下,中国农业正逐步从“看天吃饭”走向“知天而作”。


有人说,干农业是干不过老天爷的。自然太过未知,这种未知给农业带来了太多的风险。而在有科技加持的农业生产模式下,我们希望实现的是从未知到已知。


自然规律极难被改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顺应天地、顺势而为。


从传统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现代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用科技之利器碰撞大国之根基农业,擦出的火花照亮了中国农业的未来。



文章来源:百家号





免责声明


一、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图片内容如果无法和版权者联系,我们本着尊重的原则,在文章右部或者下部等处特别醒目地注明来源说明。


二、PIS精准农业视界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提供保证,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邀请函 海报.png



- 扫码关注 -


我知道你在看